QQ咨询

昭通北理工家教中心上门 唱好三步曲 病句不再难


来源:昭通家教网 日期:2012-11-01

 病句辨析修改,历来是学生的头疼之事,但教了这些年书,总觉得只要方法掌握了,就不会难。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,我总结了如下“三步走”规律: 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读 
        语文学习首先要在读上下工夫,而病句辨析也不例外。病句练习的读就是默读,在默读中捕捉句子的语病所在,进而准确辨别出语病来。这种辨别法的应运原理应该是长期培养而来的语感。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了很多言语材料,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便形成直觉思维,在语言学习中培养了良好的语感。正因为语感具有直观性,很多语病就可以借助“读”来让它显形。 
        例:我们每个人都应不遗余力地为祖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自己的贡献。 
        凭借语感此例属语序不当,应为“自己应有的贡献”。 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审 
        这里的审主要有两层含义:一是审句子的主干,二是审句子的枝叶。 
        (一)审句子的主干。 
        实践证明,大量的语病都犯在句子的主干上,所以,我们在找语病的时候,可以此作为辨析的突破口。拿到一个句子后,先审读句子的主干,看看句子成分能否搭配,有无残缺,句意表达是否杂糅等。 
        例:今年3月9日,韩国在野的大国家党和民主党向国会提出了弹劾总统卢武铉。 
        这个句子主干应是“大国家党和民主党提出议案”,很明显,缺少“议案”这一宾语中心词。 
        (二)审句子的枝叶。 
        也有部分语病犯在句子的枝叶上,这一类语病主要是搭配不当、词序不当、成分赘余、表意不明等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例: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,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。 
        此例属搭配不当,“一台”与“剧本”不能搭配,应为“一部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”。 
        三、抓 
        在实际练习中,很多语病都附带有一些显著的标志,如果我们能在一读二审的基础上,抓住语病标志,弄清语病方向,那么,此类题目就可迎刃而解了。 
        (一)句中有“能否”“是否”“强弱”等双面词语时,考虑句子是否前后照应。 
        例:21世纪的中国有没有希望,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。 
  此例犯了前后照应不对称问题,可在“在于”后面加“能否”,并将句中的两个“要”字删去。 
        (二)句中有多个否定词,考虑是否滥用否定,将语意说反了。 
        例:谁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呢? 
        首先看到句中有多个表否定的词,确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“好成绩靠勤奋”;然后找原句中表“不”意的个数,“否认”、“不是”再加上反问句式,共有三个否定词,进而判断出“好成绩不是靠勤奋”之意,原句为病句。 
        (三)句中有和、同、以及等词语,考虑是否表意不明。 
        例: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。 
        此例属表意不明。可以理解为“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”,也可以理解为“他背着总经理,副总经理跟他是同伙”。 
        (四)句中有多个并列成分,考虑词序是否得当、概念有否交叉、搭配是否妥当等。 
  例:我们的报刊、杂志、电视和一切出版物,更有责任做出表率,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,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。 

编辑者:昭通家教网www.0870jjw.com)